扬州
切换分站
免费发布信息
中考语文10大典型病句 江都城南名思教育
  • 学费:面议
  • 地址:江都区 218.91.139.* 江苏省扬州市电信
    • 联系人:汤老师
    • 电话:1525258****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
      • 便民网提醒您:让你提前汇款,或者价格明显低于市价,均有骗子嫌疑,不要轻易相信。
  • 信息详情
病句类型,归纳起来有以下十种:
一,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不完整,缺少某一个成分,使表达的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
例如:
1.“下课了,在操场上玩游戏。”(这句话缺少了“谁”这个主语部分,谁在操场上玩游戏呢?意思不明白。)
2.“我们学校书法竞赛活动。”(这句话中因“做什么”这个谓语不完整,所以意思不完整。)
3.“老师在认真地为我们批改。”(这句话中的后部分“为我们批改”不完整,缺少了与“批改”这个中心词搭配的宾语,使人不明白老师为我们批改什么。)
句(1)缺主语,句(2)缺谓语,句(3)缺宾语,这三种现象都犯了成分残缺的毛病。
二,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就是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用的不恰当,或褒贬不当,或大小不当,或轻重不当,或近义词错用而造成的一种病句。
例如:
1.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2.他办事总是犹豫不决,一点儿也不武断。
3.隔着雾,眼前的景物糊糊涂涂。
这三个句子中的“成就”“”武断“糊糊涂涂”都用得不恰当,句子的意思都不清楚,都犯了用词不当的毛病。
三,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多指主谓搭配或动宾搭配不恰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使句子意思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例如:
1.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北京是季节”,“北京”是地名,“季节”是指时间,“北京”不是“季节”。这个句子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
2.我们要改进学习态度。(“改进”的意思是“改变原来落后的情况,使之有所进步”,多与“方法”“技术”等搭配,不能与“态度”搭配。这句话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
句子成分不搭配,主要由两种情况造成:
一种是句子结构更复杂,修饰成分多,造成成分之间语义搭配不当。第二种是当某个或某几个成分包含两项以上的意思时,往往由于照应不周、顾此失彼而造成搭配不当。
四,词序混乱
词序混乱,指句子中的词语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想要表达的意思排列,以致出现歧义或混乱现象,使句子的意思表达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例如:
1.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2.法国一位外宾在长城上丢失了570元人民币。
3.今天是我们学校建校100周年纪念日,到处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4.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五)重复累赘
重复累赘,是指句子中重复使用了意思相同的词语,显得多余累赘的一种语病。有时表达上既想用甲句式,又想用乙句式,结果造成句式杂糅。
例如:
1.我们正在观看优美漂亮的舞蹈。(“优美”和“漂亮”意思一致,多余累赘。)
2.《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英语国家”和“留学生”。)
(六)前后矛盾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使句子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例如:
“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这个句子中的“肯定”和“可能”是互相矛盾的,“肯定”是确定不移的;“可能”是也许能够,或许能够的意思。这两个意思显然是矛盾的,使人看了不明白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究竟是哪一个。
(七)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用上了代词(如“你、我、他、她、它、这、那”等等),但是指代什么,使人无法确定所指代的对象,造成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
例如:
“小芳和小丽是邻居,她经常到她家玩。”这个句子中的“她”,究竟是指“小芳”,还是指“小丽”呢?要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令人费解。
(八)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客观事实的一种病句。
例如:
夕阳的朝晖洒满了湖面。(夕阳散发的是“余晖”,而“朝晖”是朝阳散发的,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合事理。)
(九)归类不当
归类不当,是指句子里根本不是属同一类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说,造成归类不恰当的一种语病。
例如:
妈妈买了冬瓜、茄子、扁豆、猪肉等许多蔬菜。(把“猪肉”归属到蔬菜类,显然是错误的。)
(十)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是指前后两个分句和使用的关联词之间关系不协调。
例如:
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关联词“只有”不能和“就”搭配,改为“只有……才”或“只要……就”才能将句子的意思表达清楚。)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扬州便民网看到的,谢谢!

  • 您可能感兴趣
查看更多
    温馨提示:本页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请仔细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