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切换分站
免费发布信息
做60分父母,养孩子要懂得抓大放小
  • 地址:江都区 仙女镇 218.91.139.* 江苏省扬州市电信
    • 联系人:祁老师
    • 电话:1802132****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
      • 便民网提醒您:让你提前汇款,或者价格明显低于市价,均有骗子嫌疑,不要轻易相信。
  • 信息详情
前天去学校参加家长会,2个小时的会,信息量很大,老师交代了不少事情,其中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师特意表扬了几个爱干净的孩子,尤其是某某孩子,哪怕穿白色衣服,也可以几天不弄脏。我很惊讶,真有这么爱干净的孩子?
    孩子爱干净当然省心省事,我也希望女儿每天保持整洁清爽,不过她常常玩起来就什么都忘了,地上坐,地上滚,有时我也唠叨她,但稍微想想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孩子小嘛,要她讲究,哪里做得到?所以我很好奇这么爱干净的孩子平时怎么玩的。
    又联想起前几天一位妈妈说她6岁多的儿子不自信、没朋友的事,不由得为这孩子担心(但愿是我瞎操心)。这位妈妈就对儿子的穿着打扮就很讲究,幼儿园开始就要求孩子像个小绅士,每天穿什么怎么穿,妈妈都搭配好,衣服脏了马上换,衣服鞋子穿反了,立马纠正,事无巨细,样样都给儿子安排好。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孩子没机会对自己的事情做主,没有决定权,也没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自主感和能力感大大受挫,因此不自信,体现在社交方面就是交不到朋友。
这位妈妈想不到自己对孩子穿着的要求能损害到社交能力,这种“好心”我们很多父母也有,可能是在孩子的穿着方面,可能是在学习上,可能在言谈举止上。我们对一些细微末节的问题抓着不放,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伤害了孩子的整体发展。

    养孩子过程中,我们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做法对不对,常常不由自主地去参照一些标准。比如孩子大方,善于表达自我是自信的表现。如果孩子内向,我们就担心孩子嘴不甜,不会来事,混不开,急着送孩子上情商课,主持人兴趣班之类,锻炼胆量。
    可是细想一下,自信可以有各种表现形式。会来事是一方面,会做事也是啊。内向的人大多是务实派,说话少,但做事多,走“日久见人心”的路线是更长久的。内不内向不是问题所在,自不自信才是关键,而培养自信的方法绝不仅仅是在公众面前多露脸。
    养孩子不是生产一个产品,每件事有精准的规格、标准,孩子的各个方面都要放进一个坐标体系去测量,那样养出来的就不是一个鲜活的人了。
看到问题就要去纠正,也反应出我们没法真心接纳孩子。孩子的一点毛病,一些缺点就让我们焦虑不已,动不动就觉得会如何如何,不得了。
    想想孩子成长的十几二十年,遇到的问题何其多?如果每遇到一个问题都去解决,那就像个救火员时刻要灭火,疲于奔命。而且未来不可知,成长充满不确定性,怎么保证孩子的将来按照今天的设计发展?
当然,我们焦虑可能还因为,现在我不管,会不会走进不作为的误区?
    是的,我们不是专业人士,这也体现了学习育儿知识的必要性。倘若我们对一个人的发展全貌心中有数,知道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的是什么,把关键的事情做好,其他不拘小节,养育也就差不到哪里去,自然就不那么焦虑了。
没错,打消焦虑的办法就是抓大放小,放过眼前的小问题,退一步,去看整体,思考孩子现阶段的发展最关键的是什么,把重要的事情做好。

    那么养育孩子,关键的事情是哪些呢?
首先,懂得孩子是和我们一起生活的家人。不少父母把孩子当作塑造的对象来养,忘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一家人,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一起生活难免有磕磕绊绊,有争吵,有情绪都很正常,接受这是常态。不要孩子一不依我们,不按照我们的来就抓狂不已。
    其次,抓大放小。抓住成长金字塔的塔底,也就是安全感,金字塔的上面部分,孩子的发展有无限可能,不必每件事都抓,也抓不住。
    安全感不是只有婴幼儿才需要,少年、青少年同样需要,哪怕我们中年人,也需要家人给安全感,人一生都需要安全感。
    怎样给孩子安全感呢?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孩子和我在一起时是不是放松的?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是不是都相信能从我这里得到无条件支持?孩子能不能/敢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孩子认不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的?面对困难,孩子对自己有没有信心?孩子认为他人是友好的,还是怀有敌意的?孩子认为世界是安全的,友好的,还是危险的,不可预测的?
    如果以上问题都不成问题,孩子的安全感就很不错。
最后,养育要有同理心。简单说就是将心比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把自己放进他人的鞋里考虑问题毕竟是个高级思维,何况是放进孩子的小鞋里。
不过可以从自己出发,问几个问题:什么样的对话让我最舒服?什么样的人让我最放松?什么样的人我最信任? 在孩子面前做这样的人就行了。
    把这些问题放到具体的事情中去回答,去做,你会发现做到将心比心很难。好在孩子并不需要完美父母,我们做到60分就不错了。著名心理学家约翰 戈特曼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有30%是充满共情的,孩子的未来就会幸福。所以,不可能事事都做得好,但雪中送炭还是不能缺吧。
----END---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扬州便民网看到的,谢谢!

  • 您可能感兴趣
查看更多
    温馨提示:本页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请仔细甄别。